纺织服装学院“翼心衣意”实践团受邀参加AI助残公益行动启动会 展示无障碍服装创新成果
2025年10月28日,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AI助残——声音价值传播助残行动”公益计划启动会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举行。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翼心衣意”无障助行实践团作为协办单位代表受邀参会,并在活动中精彩展示了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无障碍服装作品。他们以科技与设计双轨并行,为助残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引发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科技赋能助残,跨界融合创新
本次启动会以“听见价值,声声不息”为主题,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助残领域的创新应用。活动吸引了政府机构、高校、企业以及残障群体代表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索通过AI技术将残疾人声音转化为数字资产、助力其职业发展的全新模式。

“翼心衣意”实践团在活动中充分展现了高校学科特色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技术研讨,还在现场精心设置展区,陈列了专为残障人士设计的无障碍服装。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王响平在参观展区时给予高度评价:“将纺织科技、服装设计与助残需求相结合,是切实解决残疾人生活困扰的务实之举,体现了高校科研的民生温度。”

以设计传递温度,用创新践行使命
“翼心衣意”实践团是一支专注于无障碍服装设计及助残志愿服务的团队,始终秉持“功能为基、人文为本”的设计理念。此次展示的两件作品是融合了南通非遗蓝印花布扎染工艺的轮椅人士社交服饰,既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关怀,又突出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手、全国优秀残疾人工作者曹雁评价道:“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助残善举,不仅用蓝印花布讲述了轮椅群体的文化自信,更通过磁吸开合、弹性腰头等贴心设计,让非遗服饰真正成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第二层肌肤。”

据悉,该团队的研发成果已获得20余项国家专利,并与多家服装企业建立了研发合作。2025年以来,先后荣获江苏省社会助残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阿里公益者行动专项奖等多项荣誉。实践团成员张晓桐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AI人体建模、3D智能量体等技术在服装定制中的应用,让残疾人享受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共筑无障碍未来,高校在行动
活动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共同见证了公益计划的启航。团队指导老师郭滢表示:“团队将继续发挥纺织和服装学科优势,深化助残模式创新,让残疾人群体不仅‘被听见’,更能‘被看见’”。
此次参会彰显了纺织服装学院在科技助残领域的主动担当与技术沉淀。“翼心衣意”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契机,持续推进产学研用融合,让科技创新的温暖跨越障碍,传递到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手中。

(文/程诗涵 图/北京市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